征税主体

导读:征税主体 税收术语 征税主体又叫征税人,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行使税收征管权,依法进行税款征收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判断和认定某一主体是否为征税主体,主要应看其行使的权利和实

征税主体

税收术语

征税主体又叫征税人,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行使税收征管权,依法进行税款征收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判断和认定某一主体是否为征税主体,主要应看其行使的权利和实施行为的性质。

征税主体的相关人

1、征税机关

在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分别由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机关等征税机关具体负责,在现行的行*管理体制中,这三个机关相互独立。

2、征税委托主体

在征税主体制度中,还存在与征税主体有关的征税委托主体和征税协助主体等“征税相关主体”。征税委托主体是指受征税机关委托行使一定征税权的单位和个人。

3、征税协助主体

征税协助制度是各国为保障征税顺利进行而规定的一项重要税收征纳制度,它是指征税机关在执行征税职能时,有权请求其他组织和个人予以协助的一项制度。

征税主体在税务执法时的义务

1.告知执法身份。征税主体在进行税务行*执法时,应当首先向行*相对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如出示证件,按规定穿制服等。

2.告知相对人享有的权利和救济方法。告知行*相对人权利和救济方法,是税务执法者做出处罚决定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同时也是相对人的一项重要权利。

3.告知所实施的行*行为内容。行*执法主体对行*相对人采取某项行*行为,必须告知其该项行*行为的具体内容,让相对人充分了解有关事项。这样便于当事人及时履行其设定的相关义务。

4.告知实施行*行为的法律依据和理由。行*主体在告知相对人行*行为内容的同时,还要向其说明做出该种行*行为的法律依据及事实理由。

5.告知纳税人违反法律的后果。作为行*执法的一部分,行*主体在对相对人采取诸如行*强制措施等行*行为时,应当告知相对人逾期不履行相关义务的严重法律后果,如将会受到更重的处罚、罚款、强制执行等,以促进其自觉履行。

征税主体和纳税人的区别

征税主体又叫征税人,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行使税收征管权,依法进行税款征收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如国家权力机关、行*机关和财*税务机关。纳税人纳税人是课税主体,明确由谁纳税,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如企业、组织、个人等。征税主体和纳税人是相对的关系,即征税主体找纳税人征税。

房产税纳税人
资本所得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