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平衡分析
资金平衡分析
财务分析资金平衡分析又称财务生存能力分析,是对企业资金来源与占用关系全貌进行的一种分析,通过对两期以上的资金平衡表进行分析,判定企业资金来源与占用关系的静态特征和动态趋势,从中发现问题。具体作法是把各项来源资金与占用资金进行对照,弄清资金占用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可靠,并将后期资金平衡与前期进行比较。
资金平衡分析的主要内容
企业资金平衡分析,主要包括企业结构性资金的平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资金的平衡分析和企业支付资金的平衡分析三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资金的失衡,都会使企业正常营运发生障碍并陷入困境。
1、企业结构性资金的平衡分析
企业结构性资金占用时间长、数量大,极难变现,因而这部分资金占用必须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即企业的结构性负债是企业结构性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企业的结构性负债不仅要保证企业长期资金占用,而且还应向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资金。此即为企业的结构性资金平衡。企业结构性资金平衡主要采用营运资本指标和固定比率指标来判断。
营运资本是企业结构性负债保证结构性资产占用资金之后的余额。即:营运资本=结构性负债-结构性资产。又由于总资产与总负债的恒等性,故: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即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短期负债后的余额即为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越多,企业偿债能力就越强。但营运资本只是一个绝对数,应用时受企业规模等因素的限制,较适合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营运资本减少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结构性资产投资增加;二是结构性负债筹资减少。
固定比率是固定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反映企业股东权益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保障程度。即:固定比率=固定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2、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平衡分析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资金供给和需求情况是否平衡主要通过营运资金需求反映。营运资金需求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流动资产的部分项目)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来源(流动负债的部分项目)之差额。具体计算公式为:
营运资金需求=存货+预付购货款+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预收货款-应付账款-应付税金-预提费用
3、短期资金平衡分析
企业短期资金平衡情况可通过现金支付能力具体反映。现金支付能力是营运资本与营运资金需求的差额。因此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与企业的营运资本和营运资金需求的增减变化直接相关,是企业资金平衡的“晴雨表”。
现金支付能力直接体现在企业(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净额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原则,计量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现金制利润,反映了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应计制利润,即账面利润。账面净利再高,若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是相当不利的。
资金平衡分析的关键问题
在资金平衡分析中,要弄清以下问题:
1、资金平衡是依靠什么来实现的?自有资金和负债各占多少比例?这种比例能继续维持下去吗?
2、在负债资金中,固定负债和流动负债各占多少比例?这种比例和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是什么关系?
3、近几年中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与这种变化相对应,自有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有什么变化?负债资金中的固定负债和流动负债比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4、负债的来源有哪些?各来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何?名占多少比例?
资金平衡表
资金平衡表是指我国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用以全面地、总括地反映某一日期时的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分“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部分,各设若干项目,项目的记录金额来自各类账户。
“资金占用”方各项目主要反映资金的分布、使用、存在的状况。“资金占用”方和“资金来源”方的金额总计应相等。通过阅读资金平衡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运用,来源等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令、*策,并做为考核,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依据。还有一种表叫“比较资金平衡表”。资金平衡表列出本期的金额数时,同时列出上期期末数,以便于投资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