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求马于唐肆
成语发音
qiú mǎ yú táng sì
成语含义
指不合时宜地寻求帮助,要求不切实际的东西。
成语解释
求马于唐肆这个成语中的“求马”原指在唐代,人们到肆中去买马。由于肆中的马种繁多,品质良莠不齐,所以买到好马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求马于唐肆这个成语就形容一个人要求得到好东西,但却在不适当的地方寻找,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寻求帮助或要求东西时,选择的方式或途径不恰当,不切实际或者不合时宜。
成语起源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故事。据说,唐代有个人想买一匹马,他到市场上去寻找,但市场上的马种繁多,他却不肯在市场上购买,而是到了唐朝皇宫去求马。然而,皇宫里的马并不是买卖的对象,他的要求无法实现,*终他只能空手而归。这个故事就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主语+谓语+介词+名词+动词
词语例句
1. 他在考试前一天才开始复习,这简直就是求马于唐肆。
2. 我们已经告诉他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但他还是在求马于唐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市场上寻找马匹,却到皇宫去求马,*终徒劳无功的场景。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狐假虎威”、“班门弄斧”等,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成语造句
他在考试前一天才开始复习,这就像是求马于唐肆一样,肯定考不好。
他总是想通过关系找到一个好工作,但这种求马于唐肆的做法并不可取。
他要求学校给他提供*好的学习资源,但这种求马于唐肆的要求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