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啮檗吞针
成语发音
niè bò tūn zhēn
成语含义
形容人心胸狭窄,心胆狠毒,不顾道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成语解释
啮檗吞针,是由“啮”、“檗”、“吞”和“针”组成的四个字。其中,“啮”指咬碎;“檗”指一种木本植物,枝叶坚硬;“吞”指吞咽;“针”指针状物。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咬碎坚硬的檗木和吞下针状物。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心胸狭窄,心胆狠毒,不顾道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感受和道德底线的人。
成语起源
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张某的官员,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迫害百姓,毫不顾忌他人的生死。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位老人家在山中种植了一种非常珍贵的檗木,他想得到这些檗木,就派人去抢夺。老人家知道自己无法抵挡,就拿出一根针,咬碎了檗木,然后吞下了针,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张某得逞。后来,人们就用“啮檗吞针”来形容那些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的人。
成语结构
主语+啮檗吞针
词语例句
1. 他为了得到那个职位,不惜啮檗吞针,伤害了很多人。
2. 这个商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简直是啮檗吞针。
记忆技巧
可以将“啮檗吞针”拆分为“啮檗”和“吞针”两个部分来记忆。可以联想到啮檗这个动作表示咬碎坚硬的檗木,而吞针表示为了达到目的而吞下针状物,从而形容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成语延伸
了解成语的起源和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扩大对成语的运用和理解。
成语造句
1. 他为了得到好成绩,不择手段,简直是啮檗吞针。
2. 为了赢得比赛,他不惜啮檗吞针,用尽了各种手段。
3. 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他不择手段,啮檗吞针地参加了各种培训班。
4. 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不惜啮檗吞针,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