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咬人狗儿不露齿
成语发音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成语含义
形容暗中对人进行恶意攻击或陷害,但表面上装作友好或无害的样子。
成语解释
这个成语是由“咬人狗儿”和“不露齿”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咬人狗儿”指的是那些会咬人的狗,暗指恶意攻击或陷害他人的人。而“不露齿”则表示这些人在表面上装作友好或无害的样子,不露出真正的面目。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似友好,但实际上暗地里对人进行恶意攻击或陷害的人。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社交场合中的虚伪行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虚伪的人。
成语起源
该成语出自明代杨慎《西游记补遗》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有一只狗儿常常咬人,但每次咬人时都保持着微笑,不露出牙齿。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似友好,实际上却暗地里对人进行攻击或陷害的人。
成语结构
主语 + 咬人 + 狗儿 + 不露齿
词语例句
1. 他看起来很和善,但实际上是个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
2. 这个人总是笑嘻嘻地对你说好话,但你要小心,他是个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意思与故事起源进行联系,想象一只狗儿咬人时面带微笑,但又不露出牙齿的样子,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延伸
了解更多关于虚伪行为的成语,如“笑里藏刀”、“虎口拔牙”等,可以帮助拓展对这类成语的理解。
成语造句
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个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他总是笑着对我说好话,但我觉得他不是真心的朋友。
2.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平时看起来很友好,但实际上是个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3. 中学生:社交圈里总有一些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他们表面上对你很友好,但背地里却对你进行恶意攻击。
4. 在职场上,我们要小心那些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他们可能会利用你,但表面上却装作与你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