谇帚德锄

谇帚德锄的意思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败坏风俗。

例子:元·吴莱《狙赋》:“分房割奥,谇帚德锄。”

近义词:伤风败俗

总结

谇帚德锄,汉语成语,读音是(suì zhǒu dé chú)。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谇帚德锄意思是: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出自汉・贾谊《治安策》。一般作宾语、定语,指败坏风俗。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仅供个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