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积羞成怒
成语发音
jī xiū chéng nù
成语含义
指由于积累了太多的羞愧和愤怒而爆发出来的情绪。
成语解释
积羞成怒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积羞”和“成怒”两个部分组成。积羞表示羞愧的累积,成怒表示愤怒的爆发。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由于长时间忍受羞愧和愤怒而*终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状态。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由于长时间受到羞辱或委屈而*终爆发出愤怒的情绪。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的情绪爆发,也可以用来形容群体或国家的情绪爆发。
成语起源
积羞成怒这个成语*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一书中。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在《劝学》一书中写道:“夫羞与恶,不可同日而语也;羞未能去,恶焉能已乎?故曰:积羞成怒。”他通过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如果羞愧的情绪不能及时排解,*终会导致愤怒的情绪爆发。
成语结构
积羞成怒由“积羞”和“成怒”两个部分组成,表示羞愧的累积导致愤怒的爆发。
词语例句
1. 他忍受了很长时间的羞辱,终于积羞成怒,向对方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2. 这个国家长期受到外部压力和侵犯,终于积羞成怒,展开了反抗。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积羞成怒”与一个容器的图像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不断往容器里添加羞愧和愤怒,*终容器装满了,情绪就会爆发出来。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怒火中烧”等,来拓展对情绪表达的理解和应用。
成语造句
1. 小明被同学们嘲笑了很多次,他积羞成怒,大声回敬了他们。
2. 小红被老师批评了,她积羞成怒,决定要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
3. 小杰一直被班上的同学欺负,他积羞成怒,决定要向老师反映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