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

成语名字

安分守己

成语发音

ān fèn shǒu jǐ

成语含义

指一个人谦虚谨慎,不越雷池一步,守住自己的位置,不妄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成语解释

安分守己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安分”表示安定、平稳,不妄动;“守己”表示保持自己的立场、职责,不越轨。整个成语强调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贪图权力和名利,守住自己的位置。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越权,不越界,守住自己的位置,不妄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可以用来劝告别人要谨慎行事,不要越雷池一步。

成语起源

成语“安分守己”*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记载了一个叫季札的人不越界的故事。当时,季札是齐国的大夫,他在宴会上看到齐国君主的妻子美貌非凡,心生欲望,想要得到她。但季札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告诫自己要安分守己,不越界去触犯君主的底线。因此,成语“安分守己”就从这个故事中衍生而来。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三个词语组成,形式为“安分+守己”。

词语例句

1. 他一直安分守己,不去争取更多的权力。

2. 在工作中,我们要安分守己,不要越界干涉别人的工作。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安分守己”与“守住自己的位置,不妄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心守住自己的领域,不贪图更多的权力和名利。

成语延伸

可以学习其他与谦虚谨慎、守住自己位置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守口如瓶”等。

成语造句

1. 我要安分守己,不在课堂上说闲话。

2. 我们应该安分守己,不越界去干涉别人的事情。

3. 大家要学会安分守己,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 在大学里,我们要安分守己,专心学习,不被其他事物干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仅供个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