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倒打一耙
成语发音
dào dǎ yī pá
成语含义
指被人攻击后,反过来反击对方,将对方原本指责自己的事情反过来指责对方。
成语解释
倒打一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意思是在被人攻击或责备之后,反过来指责对方,将对方原本指责自己的事情反过来指责对方。倒打一耙的含义是通过反击来还击对方,从而扭转局势。
使用场景
倒打一耙常常用于描述在争论、争执或冲突中,被人攻击或责备后,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使对方难以反驳。这个成语可以用于个人生活、工作场合和社交互动等各种情境中。
成语起源
关于倒打一耙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它常常被用于描述人们在纠纷中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的情况。这个成语的形象生动的意象使它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成语结构
倒打一耙由三个词语组成,其中“倒打”表示反过来打击,反击;“一”是一个数量词,表示一个;“耙”是指农具中用来耙地的工具。整个成语的结构形象地描述了将对方原本指责自己的事情反过来指责对方的情景。
词语例句
1. 他们原本指责我没有做好工作,我就倒打一耙说他们自己也没有尽到责任。
2. 当他被人批评时,他总是能够倒打一耙,把责任推给别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
1. 将成语拆分为三个词语:倒打、一、耙。
2. 可以想象自己在被人攻击后,倒过来使用耙子将对方打击,从而反击对方。
成语延伸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成语造句
1. 当小明被同学责备没有完成作业时,他倒打一耙说同学也没有做好。
2. 当小红被老师批评迟到时,她倒打一耙说老师也常常迟到。
3. 当李华被同学指责不够努力时,他倒打一耙说同学也没有认真学习。
4. 当张三被教授批评研究不够深入时,他倒打一耙说教授也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