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不食马肝
成语发音
bù shí mǎ gān
成语含义
指不吃马肝,比喻不接受别人的好意或恩惠。
成语解释
成语“不食马肝”源自战国时期的故事。相传,魏国的大将军赵奢曾经救过楚国的一匹马,为了表示感谢,楚国国君想要请赵奢吃马肝。然而,赵奢坚决拒绝了这个恩惠,因为他认为马肝是宝贵的,应该留给马医治病之用。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用来形容不接受别人的好意或恩惠。
使用场景
常用于表示拒绝接受他人好意、恩惠或礼物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不领取不应得之物或不接受不义之财。
成语起源
成语“不食马肝”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赵国和楚国之间的一次事件,后来被流传并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四字成语,结构为“不食+名词”。
词语例句
1. 小明坚决不食马肝,因为他不想欠别人的人情。
2. 老师送给我一本书,我不忍心不食马肝,就接受了他的礼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是一匹马,别人要把你的肝吃掉,你会拒绝,因为马肝是宝贵的,应该留给马医治病之用。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鸡肠鹤膀”、“不食人间烟火”。
成语造句
1. 我不食马肝,因为我要自己努力学习,不靠别人的帮助。
2. 他坚决不食马肝,因为他觉得接受别人的帮助会让自己感到不自由。
3. 她拒绝接受别人的好意,像不食马肝一样,因为她想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