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格格不吐
成语发音
gé gé bù tǔ
成语含义
形容人说话谨慎、小心翼翼,不敢吐露真情。
成语解释
格格不吐源自《红楼梦》,其中的“格格”指贵族女子,而“不吐”指不敢吐露真情。这个成语形容人在言谈中非常谨慎、小心翼翼,不敢直接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在正式场合或者与上级、长辈交流时,人们表达自己的意见非常谨慎,不敢直言不讳。
成语起源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在小说中,格格是指贵族女子,她们在言谈举止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和礼仪,所以不敢随意吐露真情。
成语结构
由“格格”和“不吐”两部分组成,其中,“格格”表示贵族女子,“不吐”表示不敢吐露。
词语例句
1. 在公司开会时,小王格格不吐,生怕得罪了上司。
2. 老师提问时,学生们格格不吐,都很害怕回答错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穿着华丽的贵族女子站在舞台上,她说话非常谨慎,小心翼翼地不敢吐露真情。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谈方式相关的成语,例如“言简意赅”、“言之有物”等。
成语造句
1. 老师提问时,同学们格格不吐,都把手举得很高。
2. 面对家长的质问,小明格格不吐,只能低头认错。
3. 班级讨论时,同学们都格格不吐,生怕被别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