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

导读:负隅顽抗的意思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例子:*后牛元

负隅顽抗的意思

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指挥着一个多营负隅顽抗,死不投降。(徐海东《奠基礼》)

正音:“隅”,读作“yú”,不能读作“ǒu”。

辨形:“隅”,不能写作“偶”。

辨析:见“垂死挣扎”。

谜语: 角斗 (谜底:负隅顽抗)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发生饥荒,饿死了许多人。孟子的弟子陈臻要孟子再次劝说齐王开仓放粮,孟子说他不想再做冯妇,于是讲一个众人赶虎,虎负隅顽抗,冯妇前去打死老虎,虽然为民除了害,但很多读书人去讥笑冯妇的故事。

近义词:负险固守

反义词:束手待毙、束手就擒

总结

负隅顽抗,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fù yú wán kàng)。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负隅顽抗意思是: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得其所哉
广土众民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