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的意思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杞人忧天,伯虑愁眼。(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正音:“杞”,读作“qǐ”,不能读作“jǐ”。

辨形:“忧”,不能写作“优”。

辨析:“杞人忧天”与“庸人自扰”有别:“杞人忧天”偏重在忧;指不必要的担忧、害怕;所指一般限于心理活动;“庸人自扰”偏重在扰;所指除心理活动外;还兼指不必要的具体行动。

故事: 春秋时期,杞国一个爱瞎猜疑的人,总是疑神疑鬼,他担心天会踏下来,整天愁眉苦脸,担惊受怕,从此一病不起。朋友来看他,给他讲天是由气体组成是掉不下来的。他就放心了,后来又担心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大地会陷下去。

近义词:庸人自扰、鳃鳃过虑、杞人忧天

反义词:不忧不惧、无忧无虑、若无其事

总结

杞人忧天,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qǐ rén yōu tiān)。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杞人忧天意思是: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出自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天瑞》。一般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仅供个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