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不死不活
成语发音
bù sǐ bù huó
成语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虽然没有完全死亡,但也没有完全活着,处于一种半死半活的状态。
成语解释
不死不活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非常糟糕,既不死也不活,没有精神、活力和动力,处于一种无精打采、无所作为的状态。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精神萎靡,没有干劲;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件事情没有进展,停滞不前。
成语起源
不死不活的成语*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既没有死去也没有活着,一直处于半死半活的状态。
成语结构
不死不活是由“不死”和“不活”两个词组成的,表示两种相反的状态并列在一起。
词语例句
1. 他生病后,整个人都不死不活的,一点精神都没有。
2. 这个项目一直不死不活地拖着,没人愿意去做。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不死不活”与“半死半活”进行联想,通过对比记忆两个相对的状态,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成语延伸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死气沉沉”、“一蹶不振”等,来扩展对于状态描述的词语的学习。
成语造句
1. 他生病了,整个人看起来不死不活的,一点精神都没有。
2. 这个电影太无聊了,看了一会儿,我都不死不活了。
3. 这个项目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停滞不前,现在看起来已经不死不活了。
4. 考试前几天,大家都紧张得不死不活,一点儿精神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