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振聋发聩
成语发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成语含义
形容声音震动得非常大,能够让聋人都听见。
成语解释
振聋发聩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声音非常大,震动力极强,能够让聋人都能听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震撼力,意味着信息传递的强烈和震动人心的效果。
使用场景
振聋发聩常用于形容声音的巨大威力和影响力。可以用来形容演讲、音乐、新闻报道等具有很大声响的场合,以及言辞激烈、有力、深入人心的言论、观点等。
成语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说有个人生活在深山中,他从来没有听过任何声音,也不知道什么是声音。有一天,他去城市旅行,突然听到了市井喧嚣的声音,他被声音的震动所惊醒,并感叹道:“啊,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声音!”后来,人们就用“振聋发聩”来形容声音非常大,能够让聋人都能听见。
成语结构
振聋发聩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义,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含义。
词语例句
1. 他的演讲声音振聋发聩,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2. 这首歌的高潮部分真是振聋发聩,让人听了心情都为之一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听到了如此大声音,以至于他的耳朵都被震动了,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延伸
学习更多的成语和其用法,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了解成语的故事起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
成语造句
1. 老师的讲解非常生动有趣,每次上课都能振聋发聩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2. 这部电影的音效设计很棒,剧烈的爆破声让观众感受到了振聋发聩的震撼。
3. 那位演讲者的演讲真是振聋发聩,他用生动的语言和激情四溢的表达方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4. 这篇文章的观点非常犀利,作者用振聋发聩的言辞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