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如何期末计量
企业在发放各类存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定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期末库存=期初库存+本期收货-本期发货。
1. 成本法是指将期末存货的实际购买成本或制造成本列在资产负债表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缺点是当存货的市场价格下降时,会导致资产虚增,不符合会计审慎原则。
2. 市场价格法是指期末存货的市场价格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缺点是市场价格数据采集工作量大,不方便实际操作。当库存的市场价格上升时,也会导致当期利润的虚增。
3.成本市场价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将存货的成本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以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存货的计价依据,即当存货成本低于市场价格时,以成本计价;市场价格低于成本的,应当按照市场价格定价。
这里的成本是指存货购买或生产时的实际成本,即存货的账面价值。与成本相比的市场价格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销售价格。它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一般采用重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
其中重置成本是指在现有条件下为购买相同存货而应支付的所有费用,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的预计销售价格减去预计完成时应发生的成本、预计销售费用和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成本或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价。
计算公式:
可变现净值=原料生产成品的预计售价-深加工成本-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