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鱗半甲

一鱗半甲的基本信息

拼音:yī lín bàn jiǎ

注音:ㄧ ㄌㄧㄣˊ ㄅㄢˋ ㄐㄧㄚˇ

繁体:一鱗半甲

【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意思解释释义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辞典解释

一鳞半甲yīlínbànjiǎㄧㄌㄧㄣˊㄅㄢˋㄐㄧㄚˇ

比喻事物的片段。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卷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杜少陵三》:「唐人以为长于讽刺,得陈拾遗一鳞半甲。」也作「一鳞半爪」。

网络相关解释

【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仅供个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