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

偃旗息鼓的 拼音

[yǎn qí xī gǔ]

偃旗息鼓 是什么意思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偃旗息鼓 详细意思解释

军队放倒旌旗,停敲战鼓,肃静无声,不露行踪。《三国志.卷三六.蜀书.赵云传》南朝宋.裴松之.注:「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后用以比喻事情中止,不再进行。《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年正想得个京察,简放道府出来,偏偏遇著匪乱,就此偃旗息鼓的携眷出京。」也作「掩旗息鼓」、「偃旗卧鼓」、「卧鼓偃旗」、「卧旗息鼓」。

网络解释释义

偃旗息鼓 (名词解释)偃旗息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ǎn qí xī gǔ。偃:放倒;息:停止。原意是放倒军旗,停止擂鼓,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偃旗息鼓近义词

鸣金收兵销声匿迹冷冷清清消声匿迹偃旗卧鼓掩旗息鼓

偃旗息鼓反义词

大张旗鼓重振旗鼓重整旗鼓大动干戈轰轰烈烈卷土重来迎风招展兴师动众摇旗呐喊大打出手声势浩大一鼓作气旗帜鲜明厉行节约金鼓齐鸣

偃旗息鼓造句例句

1、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偃旗息鼓。

2、我看这事就偃旗息鼓吧,再斗下去没完没了。

3、立交桥建成后,往日的拥挤不存在了,红绿灯也偃旗息鼓了。

4、让我军来个欺敌之计,大开寨门,偃旗息鼓,引敌入彀。

5、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们的争执就偃旗息鼓吧!

6、海湾危机总有偃旗息鼓的时候。

7、闢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8、在酷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连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9、我军势弱,可偃旗息鼓,埋伏于此,俟机攻其不备。

10、他已经在文学界偃旗息鼓,"下海"经商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仅供个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