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量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其中经济变量是指经济学中各种变化的参数模型。主要指宏观经济变量。经济变量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
边际量的内容
在经济上,边际量是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的*后增加量,研究这个增量的性质和作用,构成了边际分析的基本内容。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量或增量分析,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经济学认为,经济事物总是在各种影响因素下不断变动的变量,因此,边际量就是理性人在做正确决策时的重要参考。这就是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记住“边际”指“边缘”。因此,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调整。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决策。因此,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调整。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决策。边际量是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边际量和边际成本的比较
边际量和边际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边际成本是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术语解释
宏观经济变量是指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
价格水平是将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某一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所有价格用同度量因素(以货币表现的交换价值)加权计算出来的,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所有这种商品或服务项目综合的平均价格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