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比率
投入-产出比率是投资项目收益与项目投资的比率。用作控制度量的投入一产出比率是对投入利用效能的直接测量标准。其中一些比率采用的是实物计量单位。
投入-产出比率的计算公式
投入-产出比率的计算公式为:投入产出比率=投资项目收益现值÷项目投资×100%
其中:
收益现值,是指根据资产未来的预期获利能力的大小,按照“将本求利”的逆向思维“以利索本”,以适当的折现率或资本化率将未来收益折成的现值。收益现值是指资产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贴现现值之和。
项目投资,通常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两部分组成。
投入-产出比率的分析
投入-产出比率指标可以是单个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率,也可是全部募集资金项目的总的投入产出比率,反映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目前,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参差不齐,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况较多,还有些项目长期搁置,投入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也明显低于预计数。因此,当该指标低于项目所属行业平均投资报酬率,特别是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时,预警信号产生。同时还应关注公司募集资金时预计的项目收益或收益率,如实际收益明显低于计划,也应视为产生预警信号。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测量标准
下面是几项常见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测量标准:
1、投入方面。
①工资及奖金;
②实用工时;
③生产能力;
④主要原材料;
⑤能源;等等。
2、产出方面。
①产品产量;
②销售量;
③销售收入;
④工业总值;等等。
几乎每项投入都能够同产出的任何一项对应成一对比率,以衡量某一面的经营或管理效果和效率。例如,工业总产值比工时总数(或工作日总数为时(或日)劳动生产率;能源消耗量与工业总产值之比为产值能耗率,等。
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也称投入产出率,英文缩写:ROI,是指项目全部投资与运行寿命期内产出的工业增加值总和之比。它适用于科技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更新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其值越小,表明经济效果越好。
术语解释
实物计量单位,是指不同会计计量标准所运用的各种量度单位。它也是会计计量对象可计量性的特征之一,是会计计量运用不同计量标准实施会计计量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