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到期期限
债券到期期限是指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应当偿清本息之日止的时间,也是债券发行人承诺履行合同义务的全部时限。
债券到期期限主要内容
债券到期是指投资者投资的债券已经到了要求的期限了,发行债券的主体需要在债券到期日对投资者尽还本付息。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债券到期日就可以拿回投资的本息了;对于发行债券的一方来说就是承诺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
债券投资都是有固定的期限的,不同的债券的偿还期限是不一样的的。一般传统的债券期限是在20年至30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债券的期限缩短为7—10年,短的则是几个月,长的则有几十年。债券根据时间来划分,是可以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的。
债券概述
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发行主体可以是(或机构)、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还可以是国际组织。
债券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偿还性。偿还性是指债券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债务人必须按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需要和市场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转让债券,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实现投资收益。
(3)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的收益相对稳定,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并且可按期收回本金。
(4)收益性。收益性是指债券能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入,即债券投资的报酬。
债券可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发行主体分类: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以分为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2)按付息方式分类:根据债券发行条款中是否规定在约定期限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债券可分为零息债券、附息债券、息票累积债券三类。
(3)按债券形态分类:债券有不同的形式,根据债券券面形式可以分为实物债券、凭证式债券和记账式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