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城市
数字孪生城市
数字孪生城市,是指通过构建城市物理世界、网络虚拟空间的一一对应、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复杂系统,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之匹配、对应的“孪生城市”,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
数字孪生城市从概念提出至今不足十年,其间,世界各国虽积极推动建设,但目前仍处于单场景、部分功能实现的起步探索阶段。我国早在2018年《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而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为数字孪生城市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全国各省区市加速建设落地,数字孪生城市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数字孪生城市以积木式组装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BIM、GIS、人工智能等多项前沿技术的“巨技术”,其难点主要聚焦数据管理、信息模型和仿真分析三个环节,数据接入环节急需层面统一标准;模型层面需要脱离形式主义,关注语义建模;仿真层面需要多领域建立模型库,提升算法的商业化落地能力。
报告分析了数字孪生城市发展现状。从市场环境来看,多方施策与标准制定双管齐下,市场环境整体积极向好发展;从产业格*来看,产业链处于整合发展初期,玩家巨头化特征显著,市场格*未定;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规模为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0%,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和场景化应用同步落地。
报告认为,数字孪生城市市场亟须推进标准统一、商业模式创新和市民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进程。
数字孪生城市的意义
数字孪生城市的意义如下:
1、数字孪生城市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是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城市规划建设新理念与新模式,是数字技术革新与城市运行机制创新的有效结合。
2、数字孪生城市是智慧城市发展演进的重要方向,是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全球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深化数字孪生技术集成创新、培育完善数字孪生产业生态、加强数字孪生领域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