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援助

导读:技术援助 技术援助是援助国或国际组织向受援国提供技术方面的资助。其主要形式有:向受援国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技术人员;接受留学生且提供奖学金;承担考察、

技术援助

技术援助是援助国或国际组织向受援国提供技术方面的资助。其主要形式有:向受援国派遣**和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技术人员;接受留学生且提供奖学金;承担考察、勘探、可行性研究、设计等投资前活动;提供技术资料和文献;提供物资和设备,帮助受援国建立科研机构、学校、医院、职业培训中心和技术推广站;提供示范性项目和设备等等。

技术援助项目

技术援助项目,是指中方在援外资金项下,综合采用选派**、技术工人或提供设备等手段,帮助受援方实现特定技术目标的援助项目。

技术援助项目一般由中方负责组织实施。如受援方有组织实施意愿,中方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与受援方商定,将技术援助项目交由受援方组织实施。商务部负责技术援助项目的立项、管理和监督。

援外项目管理机构依据《对外技术援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具体组织、监督和管理技术援助项目的实施,并接受商务部的监督检查。

驻受援国使领馆经济商务机构协助商务部办理与技术援助项目有关的间事务,负责技术援助项目实施的境外监督管理。

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协助商务部处理对外技术援助管理事务。

技术援助方案

技术援助方案是指根据技术援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立项建议书的要求,提出的要素整合方式、技术实现手段和标准,实现技术援助目标的规划、路径和程序等内容。其中,技术援助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智力支持、技术服务和转让、管理合作、提供物资设备和提供工程服务等不同类型。

技术援助项目采购以技术援助方案的技术可靠性、方案成熟度和经济合理性作为主要选择标准。对于技术实现路径简单明确的技术援助项目,项目管理机构可以在采购程序中确定统一的技术援助方案,并根据方案响应性和经济合理性依法选定实施单位;对于实现同一技术目标路径多元的技术援助项目,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在采购程序中依法选定技术援助方案及实施单位。

技术援助项目管理程序

技术援助项目管理程序按照《对外技术援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商务部负责审批技术援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立项建议书,并办理立项。

立项后,项目管理机构在间立项协议以及商务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立项建议书范围内组织项目实施和管理。

第十五条,技术援助项目间协议要求签订对外实施协议的,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在实施单位与受援方正式确认技术援助方案的基础上,负责与受援方指定机构签订项目对外实施协议。

对外实施协议应当细化规定中、外双方的合作方式、管理程序和实施全过程的权利、义务。

第十六条,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严格按照间协议、对外实施协议及与商务部订立的项目实施合同的规定,执行技术援助方案,确保整合提供人力、技术、管理、物资和工程服务等各项要素的质量和效率,在规定期限内实现技术援助目标,并在承包责任范围内承担全部的经济、技术和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成立技术援助**组并指定组长,负责在受援国当地技术援助任务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技术援助**组接受驻受援国使领馆经济商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定期向项目管理机构报送工作简报,内容涵盖项目执行进展、遇到有关问题及解决措施、下阶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等。遇有重大质量安全问题和可能影响项目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当及时专题报告。

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完毕后,实施单位应当向项目管理机构书面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内容涵盖项目总体实施情况、取得的援助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受援方对项目实施的总体评价、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有关突发紧急情况的处理应对以及项目是否延续的有关建议等。

第十九条,项目管理机构在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基本履行完毕间协议、对外实施协议和项目实施合同规定的义务后,可依法选定经商务部认定资格的顾问咨询单位组成**组进行技术援助项目验收。

验收**组的具体组成方式和人员资格由项目管理机构根据技术援助项目性质和特点决定。验收**组成员不得与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存在可能影响公正验收的利害关系。

技术援助项目验收以间协议、对外实施协议、项目实施合同规定以及技术援助方案为主要依据,对技术援助项目项下人力资源开发、智力支持、技术服务和转让、管理合作的实物工作量、智力成果和援助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对实施单位的履约情况和**服务情况进行确认,对附带物资设备和工程服务进行核验和验收,*终对技术援助目标的实现作出结论。验收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评定等级。

验收**组应当根据验收结果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验收报告。验收报告经验收**组全体成员签字后生效。

第二十条,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验收报告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验收期间整改完毕的问题,由验收**组作出整改结论并写入验收报告;无法在验收期间完成整改的问题,由实施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将整改结果报验收**组补充作出整改结论。

第二十一条,技术援助项目验收合格后,项目管理机构代表商务部,应当及时通过外交渠道与受援方办理间移交手续。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在完成间移交手续后及时向商务部提交技术援助项目完成报告。

第二十二条,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在承包责任范围内,负责归集、整理项目技术资料,并在项目完成验收且办理对外移交手续后60日内向项目管理机构移交。

纳入管理和移交的技术援助项目技术资料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技术文件和反映项目准备、实施过程情况的有关载体。

技术援助项目技术资料纳入商务部建立的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统一管理。附带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要求按照《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技术援助项目的智力成果

技术援助项目的智力成果是指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在技术援助项下开展人力资源开发、智力支持、技术服务和转让、管理合作等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或智力产品,包括:

(一)技术建议书、规划报告、咨询报告、分析研究报告、论文、课程讲义等资料;

(二)专利、专有技术、实用技术、版权等知识产权成果;

(三)具有经济和技术价值的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工作程序、实施模式和管理经验等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依据技术援助方案单独制定智力成果的工作方案,明确不同阶段具体技术任务及其配套智力成果完成的目标、时限、条件和程序,确保智力成果提供的质量。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将项目执行期间取得的智力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后提交项目管理机构和商务部。

注: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在执行技术援助任务过程中形成或创造的智力成果,应当归属中方和受援方共同所有。具体归属安排及后续成果使用由中方与受援方在间协议或对外实施协议中约定。

未经商务部批准,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无权公开、转让技术援助项目的智力成果或许可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智力成果。

公共财政
经营期限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