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导读: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R&D经费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简称为R&D经费,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报告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简称R&D活动)的经费总和。根据国家统计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R&D经费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简称为R&D经费,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报告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简称R&D活动)的经费总和。

根据国家统计*2019年制定印发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统计规范(试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包括报告期内各调查单位用于R&D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为R&D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支出,以及与R&D活动相关的固定资产支出等,但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R&D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从活动类型看,R&D经费分为基础研究经费、应用研究经费和试验发展经费。从资金来源看,R&D经费可分为资金、企业资金、境外资金和其他资金。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指标的基本用途

(一)R&D经费集中反映科技投入规模和水平

全社会R&D经费和R&D经费投入强度(即全社会R&D经费与GDP之比)分别从总量和比值角度反映了R&D经费投入的规模、水平和强弱程度,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和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R&D经费与R&D人员等指标共同构成了R&D投入统计指标体系。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指标,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

(二)R&D经费可以反映我国科技资源分布情况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及其构成指标,可以清晰反映科技资源的布*及配置情况,同时也可以反映在科技投入方面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例如,R&D经费中资金、企业资金所占比重,可以分别反映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方面所做的努力;R&D经费分行业数据,可以反映各行业领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情况;地区R&D经费及其投入强度,可以反映我国R&D资源在区域间的分布和发展状况。

(三)R&D经费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指标是科技领域*能够体现自主创新实力的指标,特别是高水平的R&D投入强度被认为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我国R&D经费统计遵循国际标准,为指标数据的国际比较奠定了基础。此外,R&D经费还对经济运行和企业效率等国际竞争力的其他方面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四)R&D经费在科技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是制定重大科技*策、编制科技规划和计划、评价*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考核行*绩效的重要指标。R&D经费增速及投入强度、基础研究经费占比等指标被纳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战略规划,为我国科技发展确定了量化目标。

(五)R&D经费是监测我国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指标

*中央坚持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植根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土壤,培育构建促进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已成为准确反映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需要重点统计和监测的内容,R&D经费等指标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指标的*限性

(一)R&D经费只反映投入、不反映产出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仅能反映一个目标总体(国家、地区、行业等)一定时期内在R&D活动中的投入量,不能反映投入之后得到了多少相应的产出和成果,不能反映投入的质量和效益。如果片面追求R&D经费增长,可能会导致高投入低产出、产业结构扭曲、资源浪费等一些负面问题。因此,使用R&D经费时应注意与专利、论文、新产品等科技产出指标相结合,关注投入与产出的匹配程度,关注R&D经费的利用效率。

(二)R&D经费只反映规模、不反映强度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本身仅是一个总量指标,反映的是投入规模,由于目标总体在地域、人口、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等客观因素上的差异,其参考价值具有*限性。因此,使用R&D经费时应更多关注其有关强度指标,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常见的R&D强度指标有R&D经费与GDP之比、工业企业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人均R&D经费等。

(三)R&D经费不能反映科技投入全貌

在R&D投入层面,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仅能反映R&D资金方面投入,而反映人力资源投入则需要使用R&D人员或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等其他指标。在科技投入层面,由于R&D的定义较为严格,R&D经费仅能反映科技投入的核心内容,并不反映科技投入的全貌。例如,如果财*科技拨款投入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产业化项目扶持上,则这些投入不能或不能全部计为R&D经费。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指标的调查方法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的调查采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全面调查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特、一级建筑业企业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

抽样调查

规模以下企业

  重点调查

其他企事业单位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的计算

对全国来讲: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全社会R&D经费/国内生产总值×100%

例: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990865亿元,R&D经费为22143.6亿元,则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2143.6/990865)×100%=2.23%。

对地区来讲: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地区R&D经费/地区生产总值×100%

例:2019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35371亿元,R&D经费为2233.6亿元,则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为(2233.6/35371)×100%=6.31%。

对企业来讲: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R&D经费/主营业务收入×100%

例: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为1067397亿元,

R&D经费为13971.1亿元,则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13971.1/1067391)×100%=1.3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相关概念

  (一)关于R&D

R&D是英文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的缩写,中文译为“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研发”。

目前世界各国R&D统计均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弗拉斯卡蒂手册》为标准。国家统计*以该手册为遵循并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制定了《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统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19年4月颁布实施,用于指导和规范我国R&D统计工作。按照《规范》中的定义,R&D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其中,基础研究是一种不预设任何特定应用或使用目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获得(已发生)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新知识,其活动规模体现了面向科学前沿的原始创新能力,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R&D活动应当满足五个条件:新颖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系统性、可转移性(可复制性)。在我国,R&D活动主要分布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各类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等是实施R&D活动的主体。

(二)关于R&D经费

R&D经费是指报告期为实施R&D活动而实际发生的全部经费支出。R&D经费按使用主体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内部支出是指报告期调查单位内部为实施R&D活动而实际发生的全部经费,外部支出是指报告期调查单位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R&D活动而转拨给其他单位的全部经费。为避免重复计算,全社会R&D经费为调查单位R&D经费内部支出的合计。

(三)关于R&D经费投入强度

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地区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企业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

医保家庭共济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