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导读: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审计术语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对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评价或计量时的标准。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通俗解释财务报表编制基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审计术语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对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评价或计量时的标准。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通俗解释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标准”。企业的财报是按照相关的“标准”来编制的,那么审计人员在确定企业财财报编制的对不对时,首先就得确实“标准”是什么,再判断企业的财报是准守了相关标准。所以,审计的前提之一就是能找到一个一致认可的“标准”,一般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这个标准就是《企业会计准则》。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相关术语解释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或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资金、利润状况的会计报表。我国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报要求,均由统一的会计制度作出规定,要求企业定期编报。

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

2.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人和流出的财务报表。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

5.附注

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监督的客体,即对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的概括。正确认识审计的对象,有利于对审计概念的正确理解、对审计方法的正确运用和对审计职能的进一步发挥。

描述审计的对象,必须明确与审计对象有关的基本问题:一是审计的主体,审计的主体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即实施审计监督的执行者;二是审计的范围,审计的范围是指审计监督客体的外延,它是审计对象的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就是被审计单位;三是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的主要内容构成审计对象的内涵,即财务收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四是审计所依据的信息来源,审计所依据的信息是指形成审计证据的各种文字、数据以及电子计算机存储的信息等。

审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

定期审计
向前转嫁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