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基扣除法
导读:税基扣除法 税务术语 税基扣除法在我国也叫差额纳税,它是将销售流程中的销售金额减去可抵扣进项金额后的增值额,按照既定税率缴税。 税基抵扣法和税额抵扣法的区别税基抵扣法
税基扣除法
税务术语税基扣除法在我国也叫差额纳税,它是将销售流程中的销售金额减去可抵扣进项金额后的增值额,按照既定税率缴税。
税基抵扣法和税额抵扣法的区别
税基抵扣法和税额抵扣法的区别在于,进项金额能否附有严格的要式发票。因为实务中某些交易缺乏要式发票,无法采用税额抵扣法,才应运产生税基抵扣法。
税额抵扣法是对于销售流程的各个阶段,包括生产、批发及零售,都在课税的范围内。销售金额的销项税减去采购金额的进项税后的余额为各阶段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各阶段的销售方皆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相关术语
增值额,指的是从销售额中扣除当期购进商品与劳务的价值差额后余下的价值量,即企业或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
税基是指对某一种税征税的客观基础,即课税对象,也称征税对象、征税客体,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也是利用税收杠杆调控经济的支点选择;征税对象是税法*基本的要素,体现着征税的*基本界限,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同时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税基也指计税依据,是指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主要是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类型包括从价计征、从量计征、从量从价复合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