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保障倍数

导读:股利保障倍数 股利保障倍数是指净利润总额减去优先股股利总额之后的余额和普通股股利总额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该项指标越低越好,说明公司愿意给投资者分配红利。 计算公式股利

股利保障倍数

股利保障倍数是指净利润总额减去优先股股利总额之后的余额和普通股股利总额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该项指标越低越好,说明公司愿意给投资者分配红利。

计算公式

股利保障倍数计算公式如下:

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1÷股利支付率

每股净收益是指公司每年税后净利润在扣除优先股股息后,所剩余额属于每股普通股的净收益,其计算公式为:每股净收益=(税后净收益-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每股股利是股利总额与流通股股数的比值。每股股利是反映股份公司每一普通股获得股利多少的一个指标,指标值越大表明获利能力越强。

影响因素

影响股利保障倍数的因素,主要是公司的盈利状况和利润分配*策与股利发放*策。若是公司想要扩大再生产或者留存更多的未分配利润,则公司就会减少股利的发放,这样一来股利保障倍数就会提高。

具体分析

1、投资者通过股利保障倍数,可以了解一家公司的未来经营思路。

2、股利保障倍数可以反映公司的成长性。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低,越有利于投资者。但是对于成长性的公司而言,该指标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当成长性公司留下更多的利润时,可以为股东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因此未来也会给股东带来更大的回报。

3、一般情况下,股利保障倍数越大,表示公司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4、股利保障倍数是从公司利润的角度来计算和衡量的,用于反映公司当年收益对普通股股利的保障程度。同时股利保障倍数中包括现金股利,但又不限于现金股利,也可以是股票股利。

5、股利保障倍数这一指标也有一定的*限性,股利保障倍数虽然表示公司有利润,但是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发放现金股利。

股利保障倍数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预期。如果该项比率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较低水准,说明公司有着较好和较稳定的盈利能力,敢于给股东分红,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如果公司能够坚持定期给股东分红派息,也说明企业经营者对股东负责,愿意回报股东。

毛利率
资本结构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