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收支法
现金收支法
现金收支法亦称“货币资金收支法”,是以预算期内各项经济业务所实际发生的现金收付为依据来编制现金预算的方法。现金收支法比较适合于日、周、月等短期现金预算的编制。
现金收支法的内容
现金收支法是目前*流行也是应用*广泛的一种编制现金预算的方法。它具有直观、简便、便于控制等特点,对预算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分别进行列示。它主要包括预算期内现金收入总额、预算期内现金支出总额以及对现金不足或多余确定之后的处理。
其中:
预算期现金收入主要指销售收入,还有一少部分的其他收入。所以预算期现金收入的预期数主要来自销售预测。销售预测是现金收支预测中*关键的预测。销售收入的多少依赖于许多因素,所以,对销售额预测常常误差很大。具体说,对销售额的预测取决于三个因素的预测:销售产品的数量,单位产品的平均价格,支付货款的平均延迟时间(赊销时间的长度)
预算期现金支出主要指营运现金支出和其他现金支出。具体包括:采购原材料、支出工资、租金、支付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等其他费用,支付税金以及用于固定资产购建的费用等。
通过对企业的现金收入及现金支出总额的预测,推算出预算期末现金结余情况。如果现金不足,则提前安排筹资,若现金多余,那么采取归还贷款或进行有价证券的投资,以增加收益。
现金收支法的优点
现金收支法的主要优点表现在:
1、准确而细致地描述了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从而可以对现金流转实施有效的控制;
2、可以将现金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与现金预算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而提高企业的现金管理水平;
3、编制简便灵活,易于理解,调整方便。
现金收支法的缺点
现金收支法的缺点表现在:
不能反映预算期内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即看不出预算期内利润总额与现金净流量的关系,按收付实现制原理编制,与按权责发生制原理编制的损益表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现金流量和公司的利润是不同步的,这样就可能造成公司管理者对现金预算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现金收支法的编制步骤
现金收支法具体编制步骤如下:
1、根据本期销售预算以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收回资料,确定本期营业现金收入和其他收入。
2、根据本期各项费用预算资料,确定本期营业现金流出和其他现金流出。
3、确定本期现金结余的*低存量,以此推算出本期现金的不足或多余数。
在确定了上面内容的预算额后,就可以编制现金预算。
预算公式:
预算期现金余缺额=预算期期初现金余额+预算期现金流入量-预算期现金流出量-预算期期末现金余额
术语解释
现金预算,是反映预期内企业现金流转状况的预算。这里所说的现金,包括企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编制现金预算的目的是合理地处理现金收支业务,调度资金,保证企业财务处于良好状态。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拥有的,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