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经济职能
调控经济职能
财*的调控经济职能,是指通过实施特定的财**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
调控经济职能实施方式
财*调控经济职能的实施方式有四种:一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财**策,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当经济下滑的时候,社会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这时应采取扩张性的财**策,增加财*支出,同时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需求的扩大,缓解失业现象;当经济膨胀的时候,社会总需求过度,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时应采取紧缩性的财**策,减少财*支出,同时增加税收,以便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二是通过发挥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等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帮助社会来稳定经济活动。如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税收在经济萧条时趋于下降,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在通货膨胀时期趋于上升,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降温,这是保证经济健康运行、减轻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失业救济金制度也有这样的功能。三是通过财*投资和补贴等,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四是逐步增加治理污染、生态保护以及文教、卫生等方面的支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财*概述
国家财*是指国家为了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凭借*权的力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国家财*收支包括财*收入和财*支出两个方面。我国财*收入既包括预算收入也包括预算外收入两部分。预算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预算外收入,是指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不纳入国家预算,自行管理使用的财*性资金,即预算外资金,如各种附加和其他不纳入预算的基金收入等。这些基金是国家财*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的财*收入。我国财*支出也包括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两个方面。预算支出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预算外支出是指财*性预算外资金的支出,如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行管理使用的、不纳入国家预算的那部分财*性资金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