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控制

导读: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是施控主体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具体是会计人员(或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财务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

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是施控主体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具体是会计人员(或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财务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会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构成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

会计控制的主体是会计部门及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控制的其它有关决策部门。会计控制的客体是资金运动。会计控制的组织体系是以会计部门为中心渗透到企业每个部门的网络系统。

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会计控制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控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会计失控严重是造成经济环境恶化、经济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2、加强会计控制是会计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需要:会计控制能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

3、会计控制是经济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实际需要和经济管理的角度,加强会计控制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增加管理时效性和科学性的客观要求。

会计控制的实现

会计控制的实现包括:

1、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核与监督。比如及时纠正不符合方针、*策等的现象,促使经济活动在法律制度的约束下进行;

2、对资金运动进行定量控制,明确控制标准。各项定额之间有内在联系,就可以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从而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

3、对会计人员实施工作目标控制。实施对会计人员工作目标考核控制,及时考核、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调整会计队伍,激励广大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控制工作付出*大的努力。

会计控制的原则

会计控制的原则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1、全面系统原则:会计控制需要强调全面系统,才可能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2、及时性原则:会计控制应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从时间上形成一个严密、连续、完整的控制体系,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加以控制、改进;

3、归口分级控制原则: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控制原则,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将各部门控制指标,归口分级落实到人,将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置于一个严密的网络系统控制之下;

4、权责利相结合原则: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利,贯彻经济利益原则,正确理解、应用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会计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的比较

会计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对会计活动的有效性和会计记录、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具体是企业为了有效的管理会计工作而制定的各种组织、分工、程序、方法、标准、守则和规程。内部会计控制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组成,其基本目的在于保护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术语解释

财务法规是规范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财务关系的专门性行为准则。财务法规既有法律规范、也有行业规范和自律规范。

财务制度随着各级财*部门制定的、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及企业根据财*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制定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前者称为国家统一财务制度。后者称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财务定额是指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和消耗,在质量方面和数量方面应当遵守和达到的标准。

财务计划是企业以货币形式预计计划期内资金的取得与运用和各项经营收支及财务成果的书面文件。

财务目标,是指企业财务活动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应达到的根本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它决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应缴财政款
现金折扣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