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残值率

导读:净残值率 净残值率是指固定资产净残值占原值的比率。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

净残值率

净残值率是指固定资产净残值占原值的比率。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简单理解预计净残值=资产处置所得减处置费用后的余额。

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率没有规定具体的比例,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状况自行确定预计净残值率。一般企业将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确定在3%至5%之间。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对净残值率进行确定。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净残值率计算公式

净残值率的计算公式为:净残值率=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100%。

固定资产原值是指项目投产时按规定由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主要有:工程费用、待摊投资(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部分)、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净残值率的确定

现行行业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5%。围绕净残值率,下列三个问题值得探讨:

问题一: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时是否一定要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

固定资产净残值一般都很小,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精密仪器、设备,报废时几乎没有多少价值可以回收。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净残值虽然是正数,但由于其绝对数额相对较小,按预计折旧年限分摊到每个年度(期间)内的数额则更小,从重要性原则出发,这类固定资产计算折旧时不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

问题二:固定资产净残值是否一定是正数

由于安全、环保等法规的制约,有些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有可能不足以支付清理费用,即固定资产净残值出现负数。例如,安全拆除核电厂发电设施所支付的费用要大大高于残值的变价收入,从而使净残值出现巨额负数。看来,固定资产净残值出现负数是很正常的。

值得一提的是,净残值为负数时的处理和净残值为正数时的处理正好相反,即净残值为负数时,在计算折旧时应当先将负的净残值的绝对值加到固定资产的成本上去,然后进行折旧计算。

问题三: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是否需要统一

有人认为,不同企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可以不同,但同一企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应当一致。

也有人认为,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如同固定资产预计折旧年限一样,不同的固定资产应当允许估计并采用不同的净残值率。如贵金属制成的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一般可以高于普通金属制成的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机器设备的净残值率一般可以高于电子设备的净残值率等。当然,同一种类的固定资产其净残值率原则上应当保持一致。

为了使净残值率的估计做到统一、规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按种类确定净残值率目录,并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接一贯性原则加以执行。

净残值的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处置或清理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预计清理费用的余额。另外,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状况确定的净残值率计算的净残值为,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净残值率。

根据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不属于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也就是不随固定资产折旧将这部分价值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企业需要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将预计净残值从固定资产原值中减除,待固定资产处置和清理时一次性收回。

另外,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的影响,有可能会对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产生影响,那么企业需要于每年终了后,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净残值等进行复核。

筹资费用
传统会计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