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分摊

导读:费用分摊 费用分摊是指将各部门、各产品之间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摊,便于各生产成本的科学计算。其中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

费用分摊

费用分摊是指将各部门、各产品之间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摊,便于各生产成本的科学计算。其中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

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包括:

1)确定成本对象;

2)归集共同费用;

3)选择分摊标准;

4)将共同费用分摊到成本对象中去;

5)归集——分摊——再归集——再分摊,直到*终成本计算出来。

在理论上,费用分摊可能存在一个*佳标准。有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标准比较明确,如水电费按实际耗用量分摊;但是,更多的共同费用没有明确的分摊标准,因为共同往往就意味着没有标准,如品牌广告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摊,到底是按销量分摊更科学,还是按价格或市场份额进行分摊更科学。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费用分摊类似于内部税收,它是*策导向的,不同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后果,如按人员为标准可能会促使某些部门尽量少雇佣人员,此外,还可以按实际耗用量为标准、按比例为标准、按协商标准等。因此,没有绝对完美的分摊标准。

费用分摊的账务处理

本月摊销的直接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其他相关的摊销: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每月分摊时: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其中,“长期待摊费用”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并且企业应当按照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按照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销期限、摊销方式等。“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各项产经营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属于损益类账户。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费用分摊的基本原则

费用分摊的基本原则包括:

(1)费用分摊与持续的成本降低

费用分摊应当能够促进内部形成持续的成本降低机制。

例如,在水电费分摊中,如果辅助部门用电、用水"免费",可能的后果会是什么?

(2)费用分摊应当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合作

此时,要注意隔离成本分配与非隔离成本分配的问题。隔离成本分配可以使各部门各司其职,适用于各部门之间关系不紧密的情况,但是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合作;非隔离成本分配会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它鼓励必要的合作与相互监督,但是,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新的大锅饭。

费用分摊的原因

费用分摊的原因在于:

1)现代化生产导致共同费用的出现,而高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共同费用的比例,共同费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2)从科斯关于企业的讨论可以知道,既然企业仍然能节约交易成本,共同费用就不可避免。

费用分摊的重要性

高科技下成本比例的特点表现为:非生产部门不断增加、间接费用大幅度上升、需要分摊的费用种类增多、日益增长的研发支出等。在成本核算上,有些费用可以不分配,但会影响到产品定价策略,如日益增长的营销支出、重组支出、并购准备等。

费用分摊的分配标准至关重要,选择不好的话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此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

1)尽可能变间接为直接,如采用作业成本法等;

2)控制日益增长的间接费,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外包和战略重组等。

费用分摊法

费用分摊法是指在保证费用支出*少的前提下,采用一定的方法使费用摊入成本时实现*大摊入以及*大限度避税。通常所用的费用分摊方法包括:

1、平均分摊法。它把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费用平均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中,使费用的发生比较稳定、平均。

2、实际费用摊销法。它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摊销,多则多摊,少则少摊,没有就不摊,任其自然;

3、不规则摊销法。它根据经营者的需要进行费用摊销,可能将一笔费用集中摊入某一产品成本中,也可能在另一批产品中一分钱也不摊。不规则摊销法*为灵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提减值
备抵账户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