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重于形式

导读: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是,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

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是,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非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这些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

实质重于形式是关于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上的要求之一,也是会计信息质量八大特征之一,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具体而言,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不总是与它们外在的法律形式相一致的,当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会计信息质量八大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上的应用

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上的应用主要包括:

1、对于会计项目确认的应用:包括对融资租赁资产的确认、或有负债的确认、费用的确认以及收入的确认等。

2、对于会计计量的应用:即对于企业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计量,应当根据事项的实质选择对应的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

3、对于会计记录的应用:即企业对于过去会计事项的确定,应当根据事项的实质确定是否对该事项的账户内容进行调整。

4、对于会计报告的应用:即企业对于未发生或已发生的会计事项的确定,应当根据事项的实质确定是否应当在会计报告中进行说明和调整。

实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

实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体现在:

1、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影响。我国要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2、企业组织形式和业务的复杂化因素。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要求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之间进行选择。会计人员可以按照交易性质、实质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处理。

3、原有准则、制度存在缺陷。原有制度所规定的某些会计*策和会计估计已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需要,导致企业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缺乏可靠性。

主营业务利润
期间损益结转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