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法
公允价值法
公允价值法,是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现值法和现值法等会计准则体系中*重要的资产评估方式之一。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为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利润操纵,准则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对每一项会计要素,基本准则都无例外地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条件下才可确认。
公允价值法的适用范围
公允价值法的适用范围较广,它不仅适用于股票期权,也适用于其他衍生金融工具。但实际上,公允价值难以可靠地计量,通常需要估计。在缺乏公开标价的情况下,主观估计难以实现计量价值的公允。另外,在股票期权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法操作也较困难。
公允价值法的特点
公允价值法的特点如下: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SFAS对补偿成本的确认、计量要求较严格,计算出的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更接近于经营的实际状况。
2、在公允价值法下,无论采用哪一类型的股票期权,均需要确认一定补偿成本,避免了内在价值法按照不同类型的股票期权进行不同处理的混乱状况,具有一致性。
公允价值法的优点
公允价值法的优点如下:
1、公允价值一经确定不需调整,避免了内在价值法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股票期权进行不同处理的混乱状况,具有内在一致性。
2、公允价值法下,无论何种类型的期权,均确认期权费用,有助于降低股市泡沫。
公允价值法的缺点
公允价值法的缺点如下:
1、公允价值不易确定,计算较复杂。
2、分摊期权费用较高,导致企业当期利润大幅缩水。
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
公允价值计量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对项目进行计量的方法。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包括:
1、市价法:即直接引用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
2、类似项目法:即在无法通过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的情况下,使用所计量项目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
3、估价技术法:即当被估价的计量项目不存在或只有极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应当考虑采用适当的估价技术以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
术语解释
历史成本法主要是对过去发生的交易价值的真实记录。历史成本法认为,“收入”是指一定时期内账面上资产和负债增减的净值。假设无坏账风险,按该法反映的贷款组合,就是当前未偿还贷款总额。历史成本法的重要依据是匹配原则,即把成本摊派到与其相关的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资产继续使用的前提下,从估计的更新或重置资产的现时成本中减去应计损耗而求及的一个价值指标的方法。
公允价值(Fair Value) 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