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仕郎

將仕郎的基本信息

拼音:jiāng shì láng

注音:ㄐㄧㄤ ㄕˋ ㄌㄤˊ

繁体:將仕郎

将仕郎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为文官第二十九阶,即较低一阶,从九品下。唐代自开府至将仕郎,为文散官,共二十九阶。见《新唐书·百官志一》。唐宋从九品下为将仕郎,金升为正九品,元升为正八品,明为正九品初授之阶。唐韩愈《与于襄阳书》:“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宋同。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军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户参军,主簿,县尉。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改定为第三十七阶,仍为较低阶。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将仕三郎,以奏补未出身官人。金正九品下。元升为正八品。明正九品下。元升为正八品。明为正九品初授之阶。金、元、明将仕郎下,尚有登仕佐郎、将仕佐郎两阶。

意思解释释义

官名。

辞典解释

将仕郎jiāngshìlángㄐㄧㄤㄕˋㄌㄤˊ

职官名。隋置,为散官,从九品文散官,唐宋沿之。金升为正九品,元升为正八品,至明代则为正九品文官阶。

网络相关解释

将仕郎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为文官第二十九阶,即较低一阶,从九品下。唐代自开府至将仕郎,为文散官,共二十九阶。见《新唐书·百官志一》。唐宋从九品下为将仕郎,金升为正九品,元升为正八品,明为正九品初授之阶。唐韩愈《与于襄阳书》:“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宋同。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军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户参军,主簿,县尉。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改定为第三十七阶,仍为较低阶。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将仕三郎,以奏补未出身官人。金正九品下。元升为正八品。明正九品下。元升为正八品。明为正九品初授之阶。金、元、明将仕郎下,尚有登仕佐郎、将仕佐郎两阶。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仅供个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