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髮文身
导读:斷髮文身的基本信息
拼音:duàn fà wén shēn注音:ㄉㄨㄢˋ ㄈㄚˋ ㄨㄣˊ ㄕㄣ繁体:斷髮文身
【解释】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出处】《左传·哀公
拼音:duàn fà wén shēn注音:ㄉㄨㄢˋ ㄈㄚˋ ㄨㄣˊ ㄕㄣ繁体:斷髮文身
【解释】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出处】《左传·哀公
斷髮文身的基本信息
拼音:duàn fà wén shēn
注音:ㄉㄨㄢˋ ㄈㄚˋ ㄨㄣˊ ㄕㄣ
繁体:斷髮文身
【解释】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出处】《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岂礼也哉。”《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示例】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 ◎汉·曹操《善哉行》诗【近义词】断发纹身【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
意思解释释义
断发文身duànfà-wénshēn
[cutone\\\'shairshortandtattooone\\\'sbody]古代吴越等地的一种风俗,把头发剪短,在身上刺花纹。旧用以指未开化的民族
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庄子·逍遥游》
辞典解释
断发文身duànfǎwénshēnㄉㄨㄢˋㄈㄚˇㄨㄣˊㄕㄣ截短头发,在皮肤上刺画文饰。古代吴、越一带野蛮的风俗。《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臝以为饰,岂礼也哉!」也作「文身断发」。
网络相关解释
【解释】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出处】《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岂礼也哉。”《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示例】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汉·曹操《善哉行》诗
【近义词】断发纹身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