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
导读:里正的基本信息
拼音:lǐ zhèng注音:ㄌㄧˇ ㄓㄥˋ繁体:裡正
里正 里正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 zheng,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明代改名里长
拼音:lǐ zhèng注音:ㄌㄧˇ ㄓㄥˋ繁体:裡正
里正 里正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 zheng,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明代改名里长
里正的基本信息
拼音:lǐ zhèng
注音:ㄌㄧˇ ㄓㄥˋ
繁体:裡正
里正 里正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 zheng,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明代改名里长。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一种基层官职,主要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
意思解释释义
里正lǐzhèng
(1)[villagejuniorofficerinfeudalistsociety]里长,封建社会统治乡里的小吏
华阴令…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
(2)(以责之里正,是“以之责之于里正”的省略。以,把。“以”后的“之”代经常供应促织一事。“责之”的“之”复指前一个“之”指代的内容)
辞典解释
里正lǐzhèngㄌㄧˇㄓㄥˋ职官名。古时乡里小吏,负责掌管户口、赋役等事。北齐、隋、唐皆置之,宋、元沿用。明始专称里长。
唐.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水浒传.第二回》:「俺家见当里正,正要来拿你这伙贼。」
也称为「里君」、「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