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田
导读:學田的基本信息
拼音:xué tián注音:ㄒㄩㄝˊ ㄊㄧㄢˊ繁体:學田
学田 学田是中国宋代以后,以其地租收入供学校、书院用费的田地。学田是随着宋代学校教育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国有
拼音:xué tián注音:ㄒㄩㄝˊ ㄊㄧㄢˊ繁体:學田
学田 学田是中国宋代以后,以其地租收入供学校、书院用费的田地。学田是随着宋代学校教育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国有
學田的基本信息
拼音:xué tián
注音:ㄒㄩㄝˊ ㄊㄧㄢˊ
繁体:學田
学田 学田是中国宋代以后,以其地租收入供学校、书院用费的田地。学田是随着宋代学校教育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国有土地形态。北宋干兴元年 (1022年),开始行学田制度。学田的来源: 主要从国有土地中如户绝田、废寺院田产、没官田以及牧马草地转化而来;官僚、士绅、地主、商人的捐献;地方*府拨款购买。从宋代起,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田管理制度,历元、明、清三代而不衰。
意思解释释义
学田xuétián
[school-ownedland]旧时办学用的公田,以其收入作为学校经费
辞典解释
学田xuétiánㄒㄩㄝˊㄊㄧㄢˊ古时朝廷或地方*府拨给学校的公田,以田地的收益充作学校基金。
《清史稿.卷一二○.食货志一》:「学田,专资建学及赡恤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