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書
导读:遺書的基本信息
拼音:yí shū注音:ㄧˊ ㄕㄨ繁体:遺書
遗书 (词语概念)遗书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í shū,指历史上多种用法。现代汉语一般指死后才公开的书信。见《汉书·艺文志
拼音:yí shū注音:ㄧˊ ㄕㄨ繁体:遺書
遗书 (词语概念)遗书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í shū,指历史上多种用法。现代汉语一般指死后才公开的书信。见《汉书·艺文志
遺書的基本信息
拼音:yí shū
注音:ㄧˊ ㄕㄨ
繁体:遺書
遗书 (词语概念)遗书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í shū,指历史上多种用法。现代汉语一般指死后才公开的书信。见《汉书·艺文志》:“使谒者陈龙求遗书于天下。”
意思解释释义
遗书yíshū
(1)[posthumousworkofanauthor]∶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多用做书名)
(2)[letterornoteleftbyoneimmediatelybeforedeath]∶死者临死前留下的书信
生前没有留下遗书
辞典解释
遗书yíshūㄧˊㄕㄨ前代散逸的书。
《汉书.卷三○.艺文志》:「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前人遗著,由后人替他刊行的,称为「遗书」。如船山遗书、章氏遗书。
死者所遗留的文字。
《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将及危急之际,写下遗书二纸,将一纸付与鲁氏。」
近义词
绝笔留下书信。
如:「遗书出走」。
遗书wèishūㄨㄟˋㄕㄨ寄信给人。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备当遗书于曹操,劝令解和。」
英语posthumouswriting,testament,suicidenote,ancientliterature
德语Testament(S)
法语écritposthume,testament,notedesuicide,littératureant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