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

导读:三王的基本信息
拼音:sān wáng注音:ㄙㄢ ㄨㄤˊ繁体:三王
三王 (古代人类始祖)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如,《旧唐书·列传·郑畋》

三王的基本信息

拼音:sān wáng

注音:ㄙㄢ ㄨㄤˊ

繁体:三王

三王 (古代人类始祖)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如,《旧唐书·列传·郑畋》:“代有忠贞之士,力为匡复之谋。我国家应五运以承乾,蹑三王之垂统,绵区饮化,匝宇归仁。” 三王常和五帝并称“五帝三王”,也常和尧、舜并称“二帝三王”,加上三皇合称“三皇五帝三王”。例如,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士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白居易《与元九书》:“二帝三王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礼记》云:“三皇禅奕奕,谓盛德也。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于身也。三王禅梁甫,连延不绝,父没子继也。”

意思解释释义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4.(4)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采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

辞典解释

三王sānwángㄙㄢㄨㄤˊ

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一说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夏禹、商汤、文王、武王。

《文选.贾谊.过秦论》:「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

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

网络相关解释

三王(古代人类始祖)

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如,《旧唐书·列传·郑畋》:“代有忠贞之士,力为匡复之谋。我国家应五运以承乾,蹑三王之垂统,绵区饮化,匝宇归仁。”

三王常和五帝并称“五帝三王”,也常和尧、舜并称“二帝三王”,加上三皇合称“三皇五帝三王”。例如,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士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白居易《与元九书》:“二帝三王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礼记》云:“三皇禅奕奕,谓盛德也。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于身也。三王禅梁甫,连延不绝,父没子继也。”

三老四少
返回列表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