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晉齋法帖
导读:寶晉齋法帖的基本信息
拼音:bǎo jìn zhāi fǎ tiè注音:ㄅㄠˇ ㄐㄧㄣˋ ㄓㄞ ㄈㄚˇ ㄊㄧㄝˋ繁体:寶晉齋法帖
辞典解释宝晋斋法帖bǎo jìn zhāi fǎ tiè南宋曹之格所摹
拼音:bǎo jìn zhāi fǎ tiè注音:ㄅㄠˇ ㄐㄧㄣˋ ㄓㄞ ㄈㄚˇ ㄊㄧㄝˋ繁体:寶晉齋法帖
辞典解释宝晋斋法帖bǎo jìn zhāi fǎ tiè南宋曹之格所摹

寶晉齋法帖的基本信息
拼音:bǎo jìn zhāi fǎ tiè
注音:ㄅㄠˇ ㄐㄧㄣˋ ㄓㄞ ㄈㄚˇ ㄊㄧㄝˋ
繁体:寶晉齋法帖
辞典解释宝晋斋法帖bǎo jìn zhāi fǎ tiè南宋曹之格所摹刻的汇刻丛帖,十卷。北宋米芾获得晋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及谢安《八月五日帖》墨迹,因而名其斋为「宝晋」。崇宁三年(西元1104)米芾担任无为*知州(今安徽无为)时,曾将三种书法刻于石上,后遭兵火损坏,幸经无为守葛祐之翻刻,而与残石同列官舍。至曹之格任无为通判时,又重行摹刻,并增入家藏《晋帖》及米芾书多种。到咸淳四年(西元1268)刻成,标题为「宝晋斋法帖」。今传本已非原面目了。
意思解释释义
辞典解释
宝晋斋法帖bǎojìnzhāifǎtièㄅㄠˇㄐㄧㄣˋㄓㄞㄈㄚˇㄊㄧㄝˋ南宋曹之格所摹刻的汇刻丛帖,十卷。北宋米芾获得晋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及谢安《八月五日帖》墨迹,因而名其斋为「宝晋」。崇宁三年(西元1104)米芾担任无为*知州(今安徽无为)时,曾将三种书法刻于石上,后遭兵火损坏,幸经无为守葛祐之翻刻,而与残石同列官舍。至曹之格任无为通判时,又重行摹刻,并增入家藏《晋帖》及米芾书多种。到咸淳四年(西元1268)刻成,标题为「宝晋斋法帖」。今传本已非原面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