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娘

导读:謝秋娘的基本信息
拼音:xiè qiū niáng注音:ㄒㄧㄝ ˋ ㄑㄧㄡ ㄋㄧㄤˊ繁体:謝秋娘
谢秋娘 谢秋娘,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望江南》、《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

謝秋娘的基本信息

拼音:xiè qiū niáng

注音:ㄒㄧㄝ ˋ ㄑㄧㄡ ㄋㄧㄤˊ

繁体:謝秋娘

谢秋娘 谢秋娘,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望江南》、《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梦江南》、《望江梅》等。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姬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自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遂改名为《忆江南》。 《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意思解释释义

1.词牌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此词到宋代始为双调﹐又名《安阳好》﹑《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归塞北》。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忆江南》。

网络相关解释

谢秋娘

谢秋娘,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望江南》、《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梦江南》、《望江梅》等。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姬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自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遂改名为《忆江南》。《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辞吐
返回列表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