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笛
导读:号笛的基本信息
拼音:hào dí注音:ㄏㄠˋ ㄉㄧˊ繁体:號笛
号笛 简介 双簧气鸣乐器。既非“号”,也非“笛”,而是“唢呐”在明代军中信号乐器的俗称。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武
拼音:hào dí注音:ㄏㄠˋ ㄉㄧˊ繁体:號笛
号笛 简介 双簧气鸣乐器。既非“号”,也非“笛”,而是“唢呐”在明代军中信号乐器的俗称。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武

号笛的基本信息
拼音:hào dí
注音:ㄏㄠˋ ㄉㄧˊ
繁体:號笛
号笛 简介 双簧气鸣乐器。既非“号”,也非“笛”,而是“唢呐”在明代*中信号乐器的俗称。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武备志》:“凡掌号笛,即是吹锁呐。”明清时期,常用于操练时传递信号。明·龙正《八阵图合变说·八阵号令》:“闻中*号笛响,马步官骑诣,中*听发放讫,回还各队,传令示众,不许喧哗及错乱队伍。”
意思解释释义
号笛hàodí
[hornpipe;siren]人们认为起源于凯尔特但流行于英国的单簧管乐器,由木质或骨质间有指孔的管身以及号角式号口和嘴子构成
网络相关解释
号笛
简介双簧气鸣乐器。既非“号”,也非“笛”,而是“唢呐”在明代*中信号乐器的俗称。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武备志》:“凡掌号笛,即是吹锁呐。”明清时期,常用于操练时传递信号。明·龙正《八阵图合变说·八阵号令》:“闻中*号笛响,马步官骑诣,中*听发放讫,回还各队,传令示众,不许喧哗及错乱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