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船
导读:沙船的基本信息
拼音:shā chuán注音:ㄕㄚ ㄔㄨㄢˊ繁体:沙船
沙船 沙船是中国古代用于航海的一种防沙平底木船。出现于唐代。首先在今江苏崇明一带使用。宋代称“防沙平底船
拼音:shā chuán注音:ㄕㄚ ㄔㄨㄢˊ繁体:沙船
沙船 沙船是中国古代用于航海的一种防沙平底木船。出现于唐代。首先在今江苏崇明一带使用。宋代称“防沙平底船
沙船的基本信息
拼音:shā chuán
注音:ㄕㄚ ㄔㄨㄢˊ
繁体:沙船
沙船 沙船是中国古代用于航海的一种防沙平底木船。出现于唐代。首先在今江苏崇明一带使用。宋代称“防沙平底船”。元代称“平底船”。明代通称为“沙船”。10世纪初,中国沙船远航到爪哇。15世纪郑和七次下西洋,有大队的沙船随航。沙船载重量,小的250—400吨,中等500—800吨,元代海运大沙船达1200吨以上。清道光 (1821—1850)时上海沙船约3000艘,估计当时全国共有10000艘以上。
意思解释释义
沙船shāchuán
[largejunk]在河海中运货或捕鱼的大型平底木帆船
辞典解释
沙船shāchuánㄕㄚㄔㄨㄢˊ行于江河之间的平底船,遇沙亦不致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