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

导读:董卓的 拼音[dǒng zhuó]董卓 是什么意思董卓(?-192) : 东汉末年军阀。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起义。公元189年,应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兵进京

董卓的 拼音

[dǒng zhuó]

董卓 是什么意思

董卓(?-192) : 东汉末年*阀。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起义。公元189年,应大将*何进之召,率兵进京诛灭宦官。不久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残暴专横,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阳宫室,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后被王允、吕布所杀。

董卓 详细意思解释

人名。(?~西元192)​字仲颖,汉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灵帝崩,引兵至京师,诛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弑太后,自为太师,淫乱凶暴。袁绍等因而起兵讨伐,后为吕布所杀。

网络解释释义

董卓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东汉末年献帝时*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权从此名存实亡。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令其弟董旻联合吴匡杀掉上司何苗,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阀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太守,爆发董卓讨伐战。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呼召三台。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挑拨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结果成功。初平三年(192年),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

董卓造句例句

1、*师看见董卓如此,劝他出营打围散闷。

2、他走到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义子吕布侍立于侧。

3、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4、自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强如二袁,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余辈。

5、圣上如能厚葬董卓,也可显示出圣上的宽宏大度,使天下百姓都知晓圣上的胸襟。

6、因董卓擅废少帝,鸩杀太后,挟持朝臣,秽乱宫廷,残暴不仁,滥杀百姓。

7、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8、孙坚拒绝董卓,不仅表现了他卓荦不群的英雄气概,也使得董卓大有感触。

9、主公万万不可!如今天下欲乱未乱,董卓虽然残暴,然尚无篡逆之举,主公兵出无名,恐难成功。

10、诸侯联*观望不前,唯曹操孤*奋战,败于董卓部将徐荣,曹操中箭伤,力战得脱。

董劝
返回列表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