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源局
导读:宝源局的 拼音[bǎo yuán jú]宝源局 是什么意思 1.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

宝源*的 拼音
[bǎo yuán jú]
宝源* 是什么意思
1.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与宝源*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属户部,宝源*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宝源* 详细意思解释
明、清时掌管铸钱的机构。朱元璋于元末至正二十一年(西元1361),首设于应天府。
网络解释释义
宝源*宝源*是明清铸造钱币的机构。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 (1364年),朱元璋*权于江西行省设货泉*。不久各行省相继设立。后改名为宝泉*。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 铸钱之事属工部。二十六年(1393年) 罢各省宝泉*。天启二年 (1622年),户部设立宝泉*,工部铸的钱于是减少。清顺治元年(1644年) 户部在北京设宝泉*,宣统二年 (1910年) 裁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