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

导读:经济特区的 拼音[jīng jì tè qū]经济特区 是什么意思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经济特区 详细意思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发中国家为赚取外汇,创造就业机

经济特区的 拼音

[jīng jì tè qū]

经济特区 是什么意思

实行特殊的经济*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

经济特区 详细意思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发中国家为赚取外汇,创造就业机会,引进先进科技或建立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在本国沿海划出一定领域,提供种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国资金的地区。如中共自西元一九八○年起,先后在广东、福建成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网络解释释义

经济特区1979年4月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1979年7月,中共中央、**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级新区,上海浦东等**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造句例句

1、经济特区和内地展现出的大好形势禽犊之爱地说明,改革开放的*策是正确的。

2、沿海经济特区经济上高速发展,海外客商莫不另眼相看。

积负
积载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