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审
导读:词语大审拼音 dà shěn注音 ㄉㄚˋ ㄕㄣˇ引证解释 明 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 明刘若愚 《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凡遇丙辛之年
词语
大审
拼音
dà shěn
注音
ㄉㄚˋ ㄕㄣˇ
引证解释
明 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 明刘若愚 《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凡遇丙辛之年,即特勅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员,前往三法司録囚,名曰大审。”《明史·刑法志二》:“ 成化 十七年命司礼太监一员会同三法司堂上官,於大理寺审録,谓之大审。 南京 则命内守备行之,自此定例,每五年輒大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