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途

导读:词语三途拼音 sān tú注音 ㄙㄢ ㄊㄨˊ引证解释 1.亦作“ 三涂 ”。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晋郗超 《奉法要》:“十恶毕犯,则入地狱。抵揬强

词语

三途

拼音

sān tú

注音

ㄙㄢ ㄊㄨˊ

引证解释

1.亦作“ 三涂 ”。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晋郗超 《奉法要》:“十恶毕犯,则入地狱。抵揬强梁,不受忠諫,及*心内盛,狥私欺紿,则或堕畜生;或生蛇虺。慳贪专利,常苦不足,则或堕饿鬼……此谓三涂,亦谓三恶道。” 唐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 明汪廷讷 《狮吼记·冥游》:“三途渺渺苦无边,长夜漫漫几时晓。” 清姚鼐 《罗两峰鬼趣图》诗:“幻作三途业,何异景罔两。”

2.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説自 汉 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自 唐宋 以来,俱重科名。虽是别途进身,尽能致位权要,却是惟以此为华美。往往有只为不得一第,情愿老死京华的。到我国朝初时,三途并用。”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返回列表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