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耏
导读:词语髡耏拼音 kūn ér注音 ㄎㄨㄣ ㄦˊ引证解释 亦作“髠耏”。指剃发和去除颊鬓之刑。 元姚燧 《浙西廉访副使潘公神道碑》:“罪入髠耏,有少枉疑,犹己渴饥,不身之私。” 明夏
词语
髡耏
拼音
kūn ér
注音
ㄎㄨㄣ ㄦˊ
引证解释
亦作“髠耏”。指剃发和去除颊鬓之刑。 元姚燧 《浙西廉访副使潘公神道碑》:“罪入髠耏,有少枉疑,犹己渴饥,不身之私。” 明夏完淳 《大哀赋》:“室处有荼*之淫,蠆髮有髡耏之累。” 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素馨》:“今也人尽髠耏,花无所著,亦渐以稀少矣。”